牢记抗战历史 争当至贤少年
发布时间:2025/9/4 17:37:34 作者:校管理员 浏览量:次浏览
亲爱的老师们、同学们:
早上好!
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。站在这庄严的五星红旗下,我们的目光仿佛穿越了八十多年的风雨岁月。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,1937 年的卢沟桥事变,无数中华儿女在山河破碎之际挺身而出,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外侮的长城。在金坛这片土地上,也曾留下过抗日英雄的足迹,他们用不屈的抗争告诉我们:民族的脊梁,永远是在危难中挺直的。
今天,我们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,不是为了延续仇恨,而是为了从苦难中汲取前行的力量。抗战精神里,有 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 的担当,有 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” 的气节,有 “百折不挠,愈挫愈勇” 的坚韧 —— 这些,正是 “至贤少年” 应有的品格底色,也与我校倡导的 “仁厚谦毅,儒雅灵动”育人目标一脉相承。
什么是汇贤中学的 “至贤少年”?在我看来,
首先是心怀家国的 “明白人”,这正是 “毅” 的底色。我们不必像抗战先烈那样直面枪林弹雨,但要懂得:今日的安宁课堂、明亮教室,是无数人用牺牲换来的 “课桌文明”。当我们诵读经典时,要记得这方块字里承载的民族魂;当我们参加升旗仪式时,要明白这五星红旗的每一道纹路都浸透着热血。这份对家国的坚守,正是 “毅” 的生动体现,让我们在成长路上目标坚定,不为外物所扰。
其次是勇担责任的 “实干家”,暗含着 “仁厚” 与 “谦” 的温度。抗战时期,少年英雄们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、支援前线,用稚嫩的肩膀扛起责任,他们对同胞的关怀、对使命的谦逊践行,正是 “仁厚谦毅” 的雏形。今天的我们,责任就是在课堂上专注求知,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,在集体中友爱互助。对同学友善包容,是 “仁厚”;面对成绩不骄不躁,是 “谦”。七年级的同学适应新环境,是对自己的责任;八年级的同学攻克学习难关,是对成长的责任;九年级的同学冲刺中考,是对青春的责任。把每一件小事做好,就是对历史最好的铭记,也是对 “仁厚谦毅” 的最好诠释。
更重要的是兼具 “儒雅灵动” 的 “追光者”。抗战十四年,先辈们在绝望中寻找希望,在黑暗中守望光明,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仍不忘学习知识、传承文化,展现出 “儒雅” 的底蕴;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,灵活应变、机智周旋,彰显出 “灵动” 的智慧。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,正是我们面对困难时最需要的力量。当作业遇到难题时,静下心来钻研,是 “儒雅” 的坚守;当遇到突发情况时,沉着应对、积极想办法,是 “灵动” 的体现。真正的 “至贤”,不是从不跌倒,而是跌倒后能带着伤疤重新站起,眼中始终有光,身上兼具 “仁厚谦毅,儒雅灵动” 的特质。
老师们,同学们,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也是最亮的指路灯。让我们把抗战精神化作前行的动力,将 “仁厚谦毅,儒雅灵动” 融入血脉:用知识武装头脑,在求知中涵养儒雅气质;用品德涵养心灵,以仁厚之心对待他人,以谦逊之态对待学习,以坚毅之志克服困难;用理想照亮前路,在面对挑战时展现灵动智慧,做名副其实的至贤少年。
最后,请允许我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:铭记历史不是沉湎过去,而是让今天的每一步都走得更有力量,让 “仁厚谦毅,儒雅灵动” 的品质在我们身上绽放光彩。 愿我们在汇贤中学的沃土上,成长为能撑起民族未来的 “至贤之才”!
谢谢大家!